游记日记

时间:2025-02-17 07:59:42
【实用】游记日记四篇

【实用】游记日记四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记日记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记日记 篇1

昨天,爸爸在网上说:“郑成,明天带你去杭州玩好吗?”我听了,非常兴奋,说:“好的!” 妈妈回家后,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问我:“去哪呀?”“嗯……去杭州花圃吧!好久没去过了!”于是,妈妈就打电话爸爸,跟他说明天去杭州花圃玩。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就催我们快点做好准备走了,等我们做好准备工作已经九点多了,爸爸赶紧把车子开到院子里,我和妈妈也赶紧上了车,我们带着期待的心情,驶向杭州花圃!到了以后,我们看到,花圃的大门口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了,变的非常美丽:那花花草草已被修建的整整齐齐,好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那“月亮”旁还有几朵“云”,“月亮”下又几座豪华“房子”,住在里面的人肯定很满足了;还有那些余留下来的花花草草成了美丽的'“地毯”,真是美不胜收啊!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块石头前,爸爸看了看地图说:“哦,这是“美女照镜石”,看,是不是很像一个女人在照镜子呢?”我仔细看了看还真有点像,一个站着的女人手上拿了一个平平的东西,这应该就是镜子了,她还像模像样在照呢!哈哈!然后,我们来到了“小隐园”,“妈妈,小隐园是什么啊?”妈妈说:“嗯……我也不知道。

不过那好像有介绍。”于是我走过去看了一下“哦!原来小隐园始建于宋代,一开始的名字是“适安园”,有一位“菊夫人”以前就住在这里。”我们走进去一看,那有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树,有松树、柳树、桂花树、樟树……我蹲在那个水池旁边,看着里面的小鱼游来游去。我们又到了“莳花广场”,那有很多美丽的花,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薰衣草了,那薰衣草一大片一大片的连在一起,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紫色的的外衣,好在冬天的时候保暖。那还有朵朵的蔷薇花,绽放的特别美丽。最后就是“主打景物”喷泉了。那有两个喷泉,第一个喷泉是往外喷的,中间躺着一个雕像,那雕像手里好像抱着一个东西,雕像的眼睛也看着那东西,那应该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吧。第二个喷泉比第一个喷泉美丽,水是往里喷的,水柱的交叉点不断的溅出来水花,把我全身都弄湿了呢!傍晚,我们又载着欢声笑语回家了!

游记日记 篇2

余与仲昭兄游天台,为壬申(1632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八日,达黄岩,再访雁山。觅骑出南门,循方山十里,折而西南行,三十里,逾秀岭,饭于岩前铺。五里,为乐清界,五里,上盘山岭。西南云雾中,隐隐露芙蓉一簇,雁山也。十里,郑家岭,十里,大荆驿。渡石门涧,新雨溪涨,水及马腹。五里,宿于章家楼,是为雁山之东外谷。章氏盛时,建楼以憩山游之屐即供游客栖息,今旅肆旅馆寥落,犹存其名。

二十九日 西入山,望老僧岩而趋。二里,过其麓。又二里,北渡溪,上石梁洞。仍还至溪旁,西二里,逾谢公岭。岭以内是为东内谷。岭下有溪自北来,夹溪皆重岩怪峰,突兀无寸土,雕镂百态。渡溪,北折里许,入灵峰寺。峰峰奇峭,离立满前。寺后一峰独耸,中袭一璺wèn裂缝,上透其顶,是名灵峰洞。蹑千级而上,石台重整,洞中罗汉像俱更新。下饭寺中。同僧自照胆潭越溪左,观风洞。洞口仅半规,风蓬蓬出射数步外。遂从溪左历探崖间诸洞。还寺,雨大至,余乃赤足持伞溯溪北上。将抵真济寺,山深雾黑,茫无所睹,乃还过溪东,入碧霄洞。守愚上人精舍在焉。余觉其有异,令僮还招仲昭,亦践流而至,恨相见之晚,薄暮,返宿灵峰。

三十日 冒雨循流,西折二里,一溪自西北来合,其势愈大。渡溪而西,溯而西北行,三里,入净名寺。雨益甚,云雾中仰见两崖,重岩夹立,层叠而上,莫辨层次。衣履沾透,益深穷西谷,中有水帘谷、维摩石室、说法台诸胜。二里,至响岩。岩右有二洞,飞瀑罩其外,余从榛荆棘莽中履险以登。其洞一名龙王,一名三台。二洞之前,有岩突出,若露台然,可栈而通也。出洞,返眺响岩之上,一石侧耳附峰头,为“听诗叟”。又西二里,入灵岩。自灵峰西转,皆崇岩连幛,一开而为净名,一璺直入,所称一线天也;再开而为灵岩,叠嶂回环,寺当其中。

五月朔初一 仲昭与余同登天聪洞。洞中东望圆洞二,北望长洞一,皆透漏通明,第峭石直下,隔不可履。余乃复下至寺中,负梯破莽,率僮逾别坞,直抵圆洞之下,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济连接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揉树,遂入圆洞中,呼仲昭相望而语。复如法蹑长洞而下,已日中矣。西抵小龙湫之下,欲寻剑泉,不可得。踞石碛而坐,仰视回嶂逼天,峭峰倒插,飞流挂其中,真若九天曳帛者像天上挂下的绸练。西过小剪刀峰,又过铁板嶂。嶂方展如屏,高插层岩之上,下开一隙如门,惟云气出没,阻绝人迹。又过观音岩,路渐西,岩渐拓,为犁尖,复与常云并峙,常云南下,跌而复起,为戴辰峰。其跌处有坳,曰马鞍岭,内谷之东西分者,以是岭为界。从灵岩至马鞍岭凡四里,而崇峦屼嵲,应接不暇。逾岭,日色渐薄崦嵫yān zī太阳西下。二里,西过大龙湫溪口,又二里,西南入宿能仁寺。

初二日 从寺后坞觅方竹,无佳者。上有昙花庵,颇幽寂。出寺右,观燕尾泉,即溪流自龙湫来者,分二股落石间,故名。仍北溯流二里,西入龙湫溪口。更西二里,由连云嶂入,大剪刀峰矗然立涧中,两崖石壁回合,大龙湫之水从天下坠。坐看不足亭,前对龙滩,后揖剪刀,身在四山中也。出连云嶂,逾华岩岭,共二里,入罗汉寺。寺久废,卧云师近新最近重新修葺之。卧云年八十余,其相与飞来石罗汉相似,开山巨手也。余邀师穷顶,师许同上常云,而雁湖反在其西,由石门寺为便。时已下午,以常云期之后日,遂与其徒西逾东岭,至西外谷,共四里,过石门寺废址。随溪西下一里,有溪自西来合,即凌云、宝冠诸水也,二水合而南入海。乃更溯西来之溪,宿于凌云寺。寺在含珠峰下,孤峰插天,忽裂而为二,自顶至踵,仅离咫尺,中含一圆石如珠,尤奇绝。循溪北入石夹,即梅雨潭也。飞瀑自绝壁下激,甚雄壮,不似空濛雨色而已。

初三日 仍东行三里,溯溪北入石门,停担于黄氏墓堂。历级北上雁湖顶,道不甚峻。直上二里,向山渐伏,海屿来前,愈上,海辄逼足下。又上四里,遂逾山脊。山自东北最高处迤逦即曲折连绵而来,播分散为四支,皆易石而土。四支之脊,隐隐隆起,其夹处汇而成洼者三,每洼中复有脊,南北横贯,中分为两,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芜草生之地,青青弥望满眼,视野所及处,所称雁湖也。而水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其北堕者,则宕阴诸水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云。既逾冈,南望大海,北瞰南閤之溪,皆远近无蔽,惟东峰尚高出云表。余欲从西北别下宝冠,重岩积莽,莫可寄足。复寻旧路下石门,西过凌云,从含珠峰外二里,依涧访宝冠寺。寺在西谷绝坞中,已久废,其最深处,石崖回合,磴道俱绝。一洞高悬崖足,斜石倚门。门分为二,轩豁透爽,飞泉中洒,内多芭蕉,颇似闽之美人蕉;外 ……此处隐藏14138个字……往西经过乐安县,又往北折入进贤县,成为江西省城主山脉。岭北的.水绕过雷公岭往西北流下崇仁县,岭南的水从大破流下永丰、吉安两.县。走下岭,山隘逐渐开阔,山隘中的山坞叫白麻插,坞中的水虽往西流入乐安县和永丰县,但地仍隶属崇仁县;山隘外的山冈叫崇仁仙观,它是乐安县的县界。从白麻插顺左边的山往东南走,三里到大坪墅,然后折往东进入山中。又走二里,往东到达一天门,有条山涧水向西注入一座石桥下,从此处起便踏着石级往上登。爬一里到达旧一天门,有两条小溪,一条从东南流来,一条从东北流来,汇合在石屋子上边。从此处起都是在陡峻的山坡上悬置石瞪。又攀七里到二天门,于是两次越过山脊穿越过去的山坡,那山坡都窄得如一堵墙。过山坡后往东北绕着三座山峰的北面而行,共七里登上山顶,在山顶拜渴了三仙的像。华盖山三座山峰并列,中间那座稍低,西面为着棋峰,东面为华盖峰。上山顶的路从西面那座山峰攀登,它的南面很陡,所以我们取道北面。华盖峰上,众多道士住的小屋如同蜂窝架在空中,簇绕着仙殿,旁边无空地,没办法舒心地远眺。在道士的房中吃了饭,便赶忙登上着棋峰,四下眺望周围山川胜迹。它北面与相山对着,西南面则像是要和中华山抗衡,东面与南面都有高峻的屏障似的山峰,道士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但它们都不能与华盖山比高低。此山在崇仁县南一百二十里,东面距宜黄县也是一百二十里,西面离乐安县只有三十里,往西南去一百里到永丰县,往东南到宁都县却有二百多里。我从建昌府来,应取道磁龟,那就可以直往西到达此处;从宜黄县城来,应取道石蛰从云封寺走,也可以直往西到达这里;现由朱碧街走,则折往北面,绕往西面,才转往东进入山中,然而所走道路虽然绕了五十里,但能够往北游览曹山的洞穴峰石,也不算遗憾。朝山下走十五里,到三天门,越过石桥往南,便向西南朝着落日的方向急奔。五里经过崇仙观。又走三里翻过韬岭,那里是乐安县界。又往西南走三里,越过溪上的一座桥。又走四里,溪流向西绕出大破,溪中乱石平铺,千横万叠,溪水碎飞活转,如冰花玉屑。当时已经傍晚,于是投宿在大破。

二十五日这天是冬至,早晨异常寒冷,太阳出来后才出发。往西南走五里为药腊。又走五里为曾田,那里村庄中居民很多,而姓曾的最多,曾氏祖庙中祭祀宗圣公曾参。从曾田转往南,渡过溪水进入山中,那山是中华山西北麓的一个分支。中华山在华盖山西南三十里,从药腊来顺着它的北面往西行,到这里才越过山转到它的西北面。又走三里为馒头山,见溪边横卧着的石头下临水流,于是和静闻屈膝张足坐到那石头上爹但不知道溪流就是从石头下面穿出去的。等起身出发,回头见溪流正好穿过石头流出来,才知石头是横架在沟谷上的。我之所以从乐安县走,是因开初阅览县志时,得知县城西面四十里有座天生石桥,它侧面有块石头循环旋转,所以欣然想前往观看;到这里路已走朝南面,未能向西走,以为与石桥无缘了,而未想到又见着此石,虽溪流细小石头低矮,但已见到“天生”桥的一斑。而且它东北面也有块石头悬立在路旁,上部如直立的锥子,下部纤细若茎杆,恐怕也和那石桥侧边循环旋转的石头是一类。又往南一里为黄漠。又往南越过一座小岭,走一里为简上,这里已是中华山的西南山谷。从此处起曲折地从山谷中绕行,逐渐往上攀登,五里上到荷树岭,岭上有个瞻云亭。大概此岭的东北为中华山,西南为雪华山,此处是两山的山脉经过的山脊。越过岭往南下行二里,到达谷底,有两条小溪,一条从东北来,一条从西北来,汇合后流往南。走三里,出了源里桥‘又走三里,有条大溪自东往西流,跨过溪上的长木桥到了南岸,为流坑。此处街市纵横,是个有万家居民的市镇,其中董姓是大姓,市镇中有个五桂坊。大溪从东面五十里的郎岭流来,又流过东面的大树岭,成为宁都县界,然后汇合太华山、中华山东南面的水流到此,向西流八里到乌江,又汇合黄漠的水向南流下永丰县。这天中午到流坑时,溪中水流干涸没有船只,又往西行八里,投宿在乌江溪南面的茶园。二十六日因等候船只停在旅店中。急忙搞饭吃后,就越过溪上的桥往北攀上会仙峰。此峰在大溪的北面、黄漠溪的西面,两条溪流交汇,它耸立在汇流处的下游,与雪华山夹峙在黄漠溪汇入大溪处的东西两边。会仙峰高耸突兀,超过雪华山一倍,南面多石骨嶙峋,在这里是最峻峭挺拔的。山峰的西南面却很开阔,溪流通畅地奔流入永丰县境。由溪北岸从峰东面的小路往西上去,五里便到会仙峰。按志书记载,只有座仙女峰,在乐安县南面六十里,如今当地人误为会仙峰;然而它是保存有三仙遗迹之地的说法却是一样的。此峰孤峰高悬,四处眺望无所不见。老僧董怀获对我说:“它北面四十里为乐安县,西南面六十里为永丰县,正西边为新淦县,正东边为宁都县。它东北面最远的是太华山,其次为中华山,最近的是雪华山、三华山,都在东北面。而乐安县北面有座西华山,兀立在云雾间,为江西省山脉经过的地方,特别尖峭挺拔,大概是从太华山西北越过赵公岭而特起的一座山。”从会仙峰往上,再往西北走一里,山间石头高大尖峭,并生长着许多正开得红艳的杜鹃花,但不很高,这也是寒冬时节的一个奇异景观了。从会仙峰南面的石瞪往下走,到半山中石头间才有一汪泉水,因此山高峻挺拔没有流水潭泉,所以山下的溪流也多是干涸见底的。下山五里,到溪岸边,南面就是牛田、水南,北面为乌江,东面是茶园,即我们停留住宿的地方。中午返回旅店,船仍不开,于是住下来。

我从常山县来,所经县城无不通船,只有金期、乐安两县,通船的水流都在县城外四五十里的地方。

二十七日船从乌江出发,行三十里,到丰破住宿。二十八日行十里,到将军村。又行二十里,到永丰县城住宿。二十九日从永丰县城西南五里处开船,又行三十五里到北郊。〔在吉水县界。〕又行二十五里,也叫乌江。再行十里,到下黄住宿。

三十日清早出发。行二十里,到凤凰桥。溪右边山崖上有个凤眼石,溪左边是熊概右御史住过的地方。又行五里抵官材石,溪左岸一座山上崖石嶙峋,叫仙女排驾山。我们绕过吉水县城东门,转到南门、西门和北门,一条水流与赣水汇合。环绕吉水县城三面的是恩江,〔它从永丰县流来。〕赣水只经过北门。

游记日记 篇4

今天,我来到了南师附中的分校,参加了第三届“小小数学家”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南京名校的风采。

一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几栋教学楼在雨中屹立,校园中心的圆形大广场上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诚朴”。进入教室,高科技的电子白板开始播放着著名数学家的演讲。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提到的黄金比,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黄金比的应用很广泛,它的比值约等于0.618,让人看起来是最美的感觉,因此,黄金比一般用在艺术方面、建筑方面等。比如,一幅画的主题部分约占总画面的0.618,才会让人赏心悦目。再来举个最常见的'例子,现在有许多女士穿高跟鞋,这是为了让身材看起来美一些,让自己的上半身高度和下半身高度达到一个黄金比。这样就会让一些个子矮的女士通过穿高跟鞋让身高接近黄金比。可是高度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为了赶时髦不断穿更加高的鞋子,这样反而不好看了,所以在“创造”“黄金比的时候要进行仔细的计算,不要让黄金比中的美溜走。

听完演讲紧接着就是一场测试,经过一场与试卷的“搏斗”,走出校门,回想一下,名校之游,收获真不少。

《【实用】游记日记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