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计130人,经过三年半的学习、教育后,基本上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遵守课堂纪律,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不错,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各种习惯及行为也正在慢慢形成。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知并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模仿力极佳。本门课是一门活动课,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较为密切,学生对这门课充满兴趣,并且这门课的开设,为学生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符合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我将会利用本学科这一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可能。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
3、立足实践。
4、着眼创新。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3)注重过程。
(4)强调开放。
(5)重视师生互动。
四、活动目的要求:
1、结合语文、数学的学习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精神。
2、组织开展文体活动,逐步培养健康向上、热爱集体、积极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毅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需的责任感和信心。
4、从小养成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5、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科技小能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6、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7、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8、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五、活动重点、难点:
1、从小养成学科学、会科学、用科学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2、培养科技小能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情趣。
3、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六、活动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上,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动手技能。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文娱的氛围中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发明方法的训练。
5、以指导学生实践为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操作。
7、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8、多表扬,少批评,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观看科技博览,学习制作。
9、让学生自我评定,互帮互助学,并组织进行课堂表演或竞赛。
10、结合实际操作,加强直观认识,能够极容易地学知识
七、课时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1
2.25—2.26
今天我们去采访
1
2
2.29—3.4
学会总结与交友
1
3
3.7-3.11
身边标志我了解
1
4
3.14—3.18
我给标志来分类
1
5
3.21—3.25
班级标志我设计
1
6
3.28---4.1
早餐情况我调查
1
7
4.5—4.8
日常早餐我设计
1
8
4.11—4.15
营养早餐我来做
1
9
4.18—4.22
漂亮的白玉兰
1
10
4.25—4.29
美丽的牡丹花
1
11
5.3—5.6
可爱的小蝴蝶
1
12
5.9—5.13
了解风筝
1
13
5.16—5.20
制作风筝
1
14
5.23—5.27
放飞风筝
1
15
5.30—6.3
植物的繁殖方式
1
16
6.6—6.10
扦插月季
1
17
6.13—6.17
桃树的嫁接
1
18
6.20—6.24
了解志愿活动、体验志愿工作
1
19
6.27—7.1
志愿活动巧设计
1
20
7.4—7.8
期末测评。
1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2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该学期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由我教学,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按时教学完成《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内容,现特拟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在学习滨城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课程建设,围绕“三条线、四大领域及非指定领域”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课程改革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该班总体情况良好,班内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也有些学生学习懒散,上课纪律差,这就要我们教师多花点心思在这些学生身上。
三、活动内容:
《诚信,我做起》、《保护眼睛,防止近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欢欢喜喜中国年》
四、活动目标:
1、通过《诚信,我做起》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家长,老师知道用眼卫生的习惯,合理膳食可预防近视的原因,以及做眼保健操的好处,总结实践收获,并提出《保护眼睛,防止近视》的倡仪书,指导低年级同学进行用眼卫生。
3、知道低碳以及低碳生活的概念,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统计、参观、搜集和分析处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了解倡导和实践低碳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宣传和实践低碳生活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4、通过《传统节日》活动课的开展,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文化的全球化,使学生更加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探究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使学生了解关于节日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
5、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图书和上网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通过小组自主参与活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教师要认真备课,选好地点,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己探索的机会。
2、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调查,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
3、采取集中课时和分散课时,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4、注重组织好活动,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做好活动过程、结果的记录。
5、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6、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3
三(1)班大都是集镇周围的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从村小转过来的。虽然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原尚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同样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这个美丽而可爱的校园。经过两年多的学习、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实践活动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学生是鲜活的',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制订本班劳动与技术活动计划。
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评价中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应当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既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习得与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评价应当删繁就简,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渗透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实施措施: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2、审视小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相应的指导。
3、督促和激励小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同时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4、指导学生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并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