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二、过程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
(1)利用课件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2)认读生词,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2、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2【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能够正确读“游览、名不虚传、标准”等词语。
2、积累并运用词语,欣赏文章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非友谊学习资料文本打印数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高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图片,师简介非洲。)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旅行时,想买一个为纪念,但却因为所以放弃购买,感到很,后来,卖木雕的少年送了我,我很。
2、交流。
三、欣赏木雕,积累语言
1、故事围绕着木雕发生,那么什么是木雕?木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播放木雕图片,师简介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自己读一读课文的'3——6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木雕的句子,并读一读。
4、交流。
用文中的词语再来形容形容图片上的这些木雕。(指导理解四字词语。)
5、小结填空。
课件出示: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四、品读言行,感悟形象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3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1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 ……此处隐藏23326个字……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习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5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积累四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由读感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11课《卖木雕的少年》,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1、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课文,现在找同学来接读一下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订正读书情况 交流: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2、老师还想考考你,看谁预习课文动脑了:去非洲之前,朋友叮嘱我什么?
(一是去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二是买一两件木雕)
3、朋友为什么这样叮嘱作者?浏览第2---4自然段,用线划出描写瀑布和木雕的四字词
4、谁先来交流一下写瀑布的四字词(交流板书:名不虚传、游人如织)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
老师这里有几个数字你来听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高120余米,宽1800米,“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雷霆翻滚的云雾”,它是非洲的一大景观。
5、谁再来交流一下描写木雕的.四字词有哪些?(交流板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说词义)
木雕有什么样的?看图来说说,(有大象木雕、有黑人木雕)还可能有什么样的?
木雕形式多样,是非洲的一大艺术品
6、假如你的面前有这么多栩栩如生的木雕,你会想些什么?(真美呀!我真想多买几个)
7、用喜欢的语气齐读第四段
三、1、作者看中了这个栩栩如生的象墩子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爱不释手)读读这句话,看看“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你什么时候能“爱不释手”?
2、卖木雕的少年见来了客人,他是怎样招呼客人的?朗读5---9段,画出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交流一:“买一个吧”少年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什么?说明什么?(热情、很会做买卖)板书:热情 假如你是卖木雕的少年,你怎样热情地招呼自己的客人?抽读
交流二:“夫人,您买一个吧!”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的?(少年看到“我”犹豫了)“我”为什么犹豫了?(因为行李超重了,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在这种情况下,少年诚恳地对作者说:“夫人,您买一个吧。”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明什么?(诚恳)面对少年的真诚,我是如何表现的?(语无伦次)解释词义
分角色读读这两句话
交流三:“您是中国人吧?”少年为什么这么说?(根据语言,服饰来猜的),他猜对了吗?从哪看出来的?(我点了点头),说明什么?(板书:聪明)怎样读出猜测的语气?
4、我放弃了买木雕,让我和少年都感到什么?(遗憾)我遗憾什么?少年遗憾什么?
四、过渡语:作者真的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了吗?从哪看出来?
1、交流:“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来干什么了?(送木雕)什么时候?(晚饭后)你猜想一下从白天到傍晚这段时间,少年可能去干了什么事情?(去准备小象墩—来宾馆找我—送象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0段。从“专门”一词可以看出什么?我和少年是偶然相遇的吗?这说明了什么?(善良,不想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
2、当我看到这个一模一样的小象墩时,心情怎样?怎样把这句话读出来?
3、少年是怎么说的?齐读他为什么不要钱?(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支援非洲国家,修建了坦赞铁路,当时中国为非洲提供无息贷款,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其中有64人为修建铁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自此,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援助使中非人民友谊长存。)
4、听了少年的话,我---------感动极了,也不由得说出了--------------读(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这里的两个“我们”是指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友好)
下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10到15自然段,要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男同学扮演少年,女同学来扮演作者,解说部分老师来读
五、是啊,课文读到这里,我也被这位热情、诚恳、聪明、善良、友好的非洲少年所深深地感动了。此时,你想对少年说什么?(谢谢 中非人民友谊地久天长)
六、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黑板上的词语,来个小测验,怎么样?
1、齐读四字词
2、填空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这些词语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