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排除外部因素(颜色、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的干扰,并理解体验5以内数的守恒。
2、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让幼儿感知数的守恒。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数的守恒。
教学准备:
1、情景表演(数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个小动物发生争吵)请中班幼儿来表演。
2、课件(制作大小不一,颜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纸做的三角形(2个颜色,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题,运用情景表演
(请两个中班的小朋友来表演,表演叙述,出事两个小动物和两个箩筐,一个大一个小,都是小箩筐里的东西多,接着就发生争执)
提问:小朋友你看他们怎么吵起来呢,让老师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
(从中引入数的守恒,教师可小结虽然箩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装的东西的数量是不变的,是一样多的)
二、学习数的守恒
1、看课件
(1)、出示两幅颜色不同的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什么不同?并数数数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结:刚才的花啊,颜色不同,但是它的数量是相等的,都是5。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幅画,先让幼儿观察,提问:大的有几朵?小的有几朵?除了颜色一样以外还有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他们数量都是一样的,都是5,所以看东西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的,和大小没有关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队行的图,让幼儿观察,他们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样的?
小结:虽然他们排队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数量还是一样的,都是5。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每个小朋友只能拿5个图形宝宝,组成不同形状的图形。
(2)、请每组推选一个好的,上来到投影前演示给小朋友看,让他自己说说。(自己的方案)
四、老师总结
刚才啊,4组小朋友选上来的代表啊,各个都棒极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实啊我们的生活中啊,还有许多像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数量是相同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一起找找吧。
中班数学教案2一、学期计划
1、学习7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的形成。
2、学习数量守恒,正确判断7以内物品的数量,初步感知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认识长方形和半圆形,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
5、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5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
6、能理解简单的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能区分时间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8、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及它们所在的空间方位等。
9、会按操作规则进行活动,学习讲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并能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
二、学情分析
1、我班有三十五名幼儿,其中男生二十一名,女生一十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以下特点:
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
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马腾飞、张晓阳、丘剑锋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
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
5、有个别幼儿爱吃零食。
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
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中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2)认识数字6-10,学习按一定方法摆放某一物体。
【活动准备】
1.幻灯片:6只蝴蝶、7只蚂蚁、8只蜻蜓、9只瓢虫、10只蜜蜂;
2.以上数量的昆虫图片4套分放在四个盒子里;
3.数字卡6-10;
4.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题
“小朋友,我们认识了许多昆虫,他们都有谁呢?”引导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及特征。“今天也有许多昆虫来到我们活动室,与你们一起上课,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二、昆虫聚会
放幻灯片,引导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及数量,并在昆虫旁边摆上相应的.数字。提问:“最多的昆虫是谁,有多少?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最少的昆虫是什么?有几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
引导幼儿观察说出10与其它数字的不同。(是由1和0组成的两位数。)
三、昆虫排队
师:“小朋友,你们每张桌上都有一些昆虫图片,请你把它们分一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能很快得数清每一种昆虫的数量是多少?”幼儿分组摆放昆虫。
放幻灯片,师总结:
1.分类摆放
2. 一一对应摆放
四、昆虫收礼
插入昆虫动画。师:“昆虫在说什么呢?”放录音:“我是昆虫代表,能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我们很高兴,听说咱班的小朋友心灵手巧,可不可以画一些小礼物送给我们留做纪念?不管是送给我们中的哪一类,都与我们的数量一样多。”
幼儿画出礼物,分别放在相应数字下面的篮子里。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幼儿分放的礼物与篮子上的数字是否相符?哪一种昆虫的礼物最多,哪一种最少。
昆虫带上小朋友的礼物回家了,引导幼儿与昆虫再见,走出活动室。
中班数学教案4设计意图:
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 ……此处隐藏6811个字……示范讲解写法,重点指导把小动物们的门牌号码写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相应的层数和房间号要对应相应的数字。(附表)
4、游戏:“看电影”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供4排,每排为红、黄、蓝、绿颜色的椅子,每排的椅子靠背上贴有数字号码1-6。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红、黄、蓝、绿颜色的电影票,每张电影票上写有座位号码。幼儿根据电影票上的颜色和座位号,找座位。
教师引导: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电影票的颜色,找相应颜色的排,再根据电影票上的座位号找座位。
(2)幼儿自由取票找座,观看动画片〈小鲤鱼〉。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可以排列序数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如站排、户外游戏时渗透序数。
附表:小动物门牌号记录表
姓名( )
几 层 几 号 小熊 小猪 小狗 小猫 小鸡 小兔
中班数学教案13一、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比较物体的多少。
2、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习作本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故事《海底探险》,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朋友,上堂课麦克老师给我们讲一个《海底探险》事,还记得吗?故事里有谁?它们被什么东西吸进去了,珍宝宝要让他们回答几个问题,最后他们答对了吗?今天珍珠宝也要请我们小朋友来答题,答对了还有奖励呢!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师引导,用观察点数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师小结:物体数量的多少和物体的大小,排列颜色没有关系。
3、引导幼儿看课件,师幼一起讲解习作题。
(1)教师:珍珠宝宝还有一些小游戏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呢,你们愿意?
(2)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答对了奖励一个五角星。
4、幼儿自己完成习作本。
(1)教师: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来做,你们会吗?
(2)幼儿自己操作,教师指导。
5、集体验证作业
6、游戏“马兰花”
中班数学教案14活动目标:
1、能将风筝的不同区块分解为颜色和形状两种特性。
2、能进行颜色、形状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
3、乐于用动作表现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1.一个大菱形的彩色风筝:平均分为4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分别涂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幼儿用书“秋日旅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彩色风筝,能按不同区块分解彩色风筝的特性
1、(出示大菱形彩色风筝)小朋友,看,今天肖老师带来了一个漂亮的
彩色风筝,请你们看一看这个彩色风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彩色风筝有4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的颜色不一样”
3、区分颜色特性:一个三角形是红色的(用一个红色的三角形表示),一个三角形是黄色的(用一个黄色的三角形表示),一个三角形是蓝色的(用一个蓝色的三角形表示),还有一个三角形是绿色的(用一个绿色的三角形表示)。并把这四个标记成一横排摆好。
4、认识彩色风筝第二特性:小朋友看,肖老师手上有四个动物图案,看看都有什么小动物的图案(有小兔子、小猫、小狗、小鸭),同时把这四个小动物图案呈一横排摆好,摆在颜色标记的.下一横排。
现在,老师要把这四个小动物的图案放到这个彩色风筝上,看看我都会把小动物的图案放到彩色风筝的哪个位置(教师分别把四个动物图案摆到彩色风筝不同颜色的区块里)
二、根据颜色、图案和空间位置做二次对应关系的练习
1、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四个风筝图案,你们能看懂它们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幼儿观察,并知道这四个风筝里涂有红点的地方就表示特指风筝的这个区域)
把这四个风筝图案,摆在四个小动物的下面一排。
2、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把风筝上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与它们所在的位置连起来。
先来看看,风筝中绿色的地方是什么动物图案(小兔子)那我们用线把绿色的标记和小兔子图案连起来吧!再来看看小兔子图案是在风筝的那个位置,左边的上面。那我们把这小兔子图案和表示彩色风筝左边上面位置的这个风筝连在一起。
以这样的方式带领幼儿一起完成,并让幼儿理解颜色、图案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
三、练习“彩色风筝”
1、翻书读题,并理解题意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翻到书上第27页,这里也有一个彩色风筝,看看在它上面都有什么颜色,每个颜色的位置中有什么图形,它们分别在彩色风筝的那个位置,像刚才一样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2、幼儿自由完成练习
3、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幼儿完成练习。
中班数学教案15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活动准备:教师用具:课件、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幼儿学具:正方形、梯形图形没人一套、梯形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昨天老师去小兔家做客了,它们家有一间特别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体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房子的门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二、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来一阵风,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个梯形的房顶(PPT)
2、幼儿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较梯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3、教师小结:有四条边四个角组成,上面的短边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长边是下底,两边象滑滑梯一样斜斜的,这样组成的图形就叫梯形。
4、不过,梯形宝宝特别调皮,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他们都是梯形),提问:只有一个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来一阵风,梯形不见了,小兔子怎么啦?(哭的PPT)请小朋友帮忙盖一间房子
三、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盖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PPT)
四、复习巩固:梯形
1、“下面哪个是梯形,请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来”(幼儿操作)
2、调皮的梯形不见了,请小朋友把它拼出来(操作)
五、幼儿操作活动:
桌子上有好多坏了的梯形,请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后添画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帮助小兔重新盖一间新房吧(幼儿拼贴与添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