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中班美术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欣赏,了解紫荆花身形小巧、树干修长、花朵密集、色泽艳丽、喜欢丛栽的特点。
2、尝试用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和疏密不同的点表现一丛盛开的紫荆花。
3、继续学习蘸色,换色的方法,能有序地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紫荆花
物质准备:幻灯片、有简单背景的底纸、颜料、小号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1、布置任务,猜想创作画面,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来画紫荆花,你知道紫荆花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来仔细的看看。
2、欣赏紫荆花PPT,感受紫荆花树干细长、花朵密集、色泽艳丽的特点。
(1)浏览紫荆花的摄影作品,感受紫荆花的美。
——这是什么花?紫荆花是什么样子的?
——长在哪里呢?
(2)重点欣赏紫荆花的花朵。
——还有什么颜色的紫荆花?(有的红,有的紫)
——这是什么?(花苞)什么样子的?
(3)重点欣赏紫荆花的.枝干。
——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干都一样吗?
——树干还有什么颜色的?树枝什么样子的?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了解紫荆花的绘画方法。
(1)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共同讨论创作思路。
——这是我们今天画画的作业纸,看看上面有什么?画在哪里?
用什么画?(颜料、水粉笔)
树干从哪里开始画?画多高?
一共要画几棵?
树干上还可以长上什么样的树枝?
在点小花之前要做什么?(擦笔)
(2)幼儿创作
4、展示、交流幼儿的作品。
——看看我们画的紫荆花,感觉怎么样?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来到自然角观察那些发芽的植物,每天都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很感兴趣。同时,孩子们在“找春天”的活动中发现,很多植物都长出了新芽,树上也长出来绿绿的嫩芽。孩子们知道在树上的嫩芽长出来之前,树上的树叶都掉了,是光秃秃的,但他们对树木长出嫩芽后的生长变化并不是很清楚,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和故事《树叶小耳朵》,请幼儿讲一讲、听一听中,感知春天树木的变化。第二环节,春天魔法师,尝试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感知树木的生长过程。第三环节,幼儿变身小小魔法师,自己进行操作,通过树叶生长变化和春天景物的添画,感受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试着用棉签点画、手指印画来表现树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爱护树木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树叶小耳朵》、树叶生长图片、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树叶小耳朵——春天树木的变化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大树呢?(冬天)为什么?(大树的树叶都掉光了)
2.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你认为这棵树会有什么变化吗?(长出树叶、树叶变绿等)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树叶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讲述故事)
4.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长出绿芽、绿芽长成树叶、开出花朵)
5.小结:春天到了,大树会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的春天变得更美丽。
二、春天魔法师——尝试艺术表现
1.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春天的魔法师吗,我们来帮助冬天的大树变成春天的大树。
2.(出示材料盒)这是我们的魔法箱,里面藏着许多有魔法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些什么。魔法棒(棉签)、魔法药水(颜料)、魔法印泥。
3.我们用什么魔法工具能帮助大树长出绿芽芽呢?(魔法棒和魔法药水)请你来试一试。(引导幼儿边点画边念咒语:变变变)
4.用指印画画出小花朵。
5.小结:我们是春天的魔法师,用魔法箱里的工具就能把大树变美丽。
三、我是小小魔法师——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尝试。
2.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红花。要把你的大树打扮地满满的。
3.鼓励幼儿把唱歌的小鸟和飞舞的蝴蝶蜜蜂添画出来。
4.小结:有了小鸟、蝴蝶和蜜蜂,大树再也不会寂寞了。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
2、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含义,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第四小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的家乡上海地处江南,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极富特色的水乡小镇,老师先带你们去看一看。(观看水乡美景,配上优美的古筝曲。)
一座座小桥架在河的两岸,蜿蜒曲回的小河水在淙淙流淌着,河中一叶叶扁舟穿行在清清绿水中,河两宅屋临水而建,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古朴建筑,构成了江南独有的神韵。 有一位作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阔别家乡几十年后,家乡的一切仍难以忘怀。看,作者是这样写的: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指导朗读
理解:网布:―布,分布;网布,像网一样纵横交织地分布
重点词语:血脉 母亲 (热爱家乡的情感)
是呀,小河长,自然桥就多,板书:桥,因此桥是作者家乡――江南的一大特色。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简练的话来概括。
2、交流,师板书:桥多、造型千姿百态、名称美、孩子们的乐园。
三、细读品味
(一)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单: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桥的特点,读一读相关小节,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小桥的这一特点的.,划出有关词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桥多(学习第1、2节)
1、家乡的桥又多又美,指板书――多到什么程度呢?
引读:我的故乡在江南,江南的桥多是因为小河多。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的身上。)小河长,小桥多。桥不但连接着――(一个??村庄),还连接着――(一户??人家),
举个例子,人们步行从桥上过,如果――(提个??才怪哩!)小船从桥下过;再打个比方,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相当于绕学校操场一周就有一座桥。怪不得外婆的故事――(足足??船)
2、家乡的桥这么多,怪不得作者要――(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桥美
过渡:家乡的桥不但多,而且还很美呢!
1、作者写桥的造型美,用哪一个词语概括?――千姿百态。
2、课文中一详一略介绍了两种桥,分别是――(过户桥和单拱桥)。对!过户桥简单到什么程度――(一块??连起来)。这就是简约美!
3、作者详写的是――(最漂亮??石柱上
读出这句句子的气派美。(两人读,男生读)注意:读出“雄赳赳”“缀”。
晚上的单拱桥又是一番滋味。女生读(夜里??家呢!)
4、只介绍了两种桥,为什么却说千姿百态?
5、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桥洞及其倒影了!看看,像什么?(指媒体)――(一轮圆月)
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一轮圆月,桥负上弦月,水怀下弦月。天上一月,水中一月,一半是江南的桥,一半是江南的水。
6、引读第三节
7、师:桥身是静的,桥上的石狮也是静的;而桥的倒影却在水波中荡漾,加上穿梭的小船,这一静一动,便使凝固的桥有了灵气,有了生命??我们都陶醉了,难怪作者说――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名称美
1、家乡的小桥,不但造型美,名称也美极了!出示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永宁桥??
2、桥的名称多,名称的来源也各不相同。
(1)形状不同
(2)民间传说
(3)诗句:出事王维古诗读一读。
(4)字体: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各不相同的桥名字体吧!
出示媒体不同字体,师:这是草书写的――这是隶书写的――这是篆书写的――这是楷书写的―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在交流中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并积累词语,龙飞凤舞 行云流水 秀丽端庄 苍劲有力)
问:你觉得这样的字体配这样的桥名吗?随机出示:相称相映 平添情趣
读媒体江南的桥与中国书法文化相衬相印,于是――桥不仅是沟通彼此的交通,骨子里似乎更传承了江南的文化。
(5)怪不得作者发出感叹――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孩子们的乐园
1 、作者对家乡的桥长相忆,不仅忆它的造型美,名称美,而且家乡的桥盛满了作者童年的回忆。
2、引读: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我们把桥――我们在桥边――碰得巧――
3、课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表示兴奋的心情,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省略号来体现乐趣无穷。 出示:??
想象一下,我们在桥这个乐园里还可以玩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出示: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
4、交流
5、瞧,玩得多开心啊!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四、总结拓展
1、配乐完成小诗:
我的故乡在江南,
一说起家乡的桥,
就想起――
小桥的数量真多,
桥连着千家万户,
就想起――
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简单的是过户桥,
最气派的是单拱桥,
就想起――
小桥的名称美极了,
桥名来历各不相同,
桥名字体各有特色,
桥名故事数不胜数,
就想起――
小桥是乐趣可真多,
桥头、桥边、桥上欢笑声声,
桥下荡舟进洞悠哉悠哉??
千言万语只化做一句――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总结:作者离开家乡二十年,那么长的时间还难以忘怀,因为他爱自己的家乡――江南,对于家乡的桥的一切特点,他更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那时因为他爱――家乡的桥!
3、 我们的 家乡上海也有许多著名的 桥,如
作业:选择家乡的一座桥做具体的 介绍,从桥的位置、造型、来历等方面做介绍。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绘画中学会牵牛花的儿歌。
2、边说儿歌分部学画牵牛花。
活动准备
1、《牵牛花》儿歌。
2、牵牛花的分解图。
3、一张大篱笆墙的海报。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在上美术课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儿歌,看看有谁知道儿歌里说的是什么?
2、小朋友要随着老师一句句的读。
3、读《牵牛花》儿歌。
4、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猜出来了吗?那是什么花那?
5、那么来看看这张图,就知道答案了。
6、对就是牵牛花,那老师画得好不好看啊?
7、那和老师来边说儿歌边学画牵牛花好不?
8、根据儿歌学画牵牛花
——花萼拽个大气球,
——星星画在球里头,
——拿支黄笔涂一涂,
——红花绿叶挂枝头。
9、小朋友是不通过儿歌,可以学会画牵牛花,颜色也可以一起涂完啊!
10、小朋友们都举起你们手中的画,让老师看看画好没,画好后把属于你自己的'牵牛花我们一起粘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篱笆墙上吧!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涂颜色,尝试渐变的方法。
2.积极参与铺路的游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一张
2.背景图一幅。
3.剪刀、胶水、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张非常漂亮的图片,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看吗?
2.出示范画
提问: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呢?
(大家说说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
二、示范讲解
1.教师:为什么会这么漂亮呢?
(原来呀这些颜色它们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跟兄弟在一起颜色会变得更好看了。)
2.咦!这条路还没铺完,我们继续把它铺下去。
如:深绿和淡绿是兄弟,在涂的时候,一定要同一个方向,涂均匀,在线里面涂,
不要涂到外面去,两个好朋友要手拉手。
三、出示涂色纸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把路铺好,我们要铺三条路。
一条是“△”的路,
一条是“□”的路,
一条是“○”的路。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图形的路,请你们在里面涂上漂亮的颜色,
图好后,剪下来按小兔的要求铺路。
四、幼儿涂色
1.教师帮助需要帮助的幼儿。
2.剪好后,贴上去,可以帮助没完成的小朋友。
五、作品展示
1.表扬颜色涂得漂亮的幼儿。
2.让幼儿感受到成功。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过程
教师读小鸟的来信,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小鸟乐园”。
小朋友:你们好!
我今天上午站在你们幼儿园的屋顶上栖息,看到你们快乐地在玩耍,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爬假山,有的在钻山洞,有的在小树林里走迷宫,有的在清清的水池里戏水,有的在绿绿的葡萄架下荡秋千……好美啊!我要有个像你们一样的乐园该有多好啊!小哥哥、小姐姐,你们帮我建造一座乐园好吗?
你们的朋友小鸟
提问:信是谁写来的,它希望我们帮它做什么?
启发思考,讨论“小鸟的乐园”布局。
提问:
1.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玩?
2.“小鸟的乐园”该有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幼儿分区操作,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找朋友合作,展开美工活动。
(泥工区、插塑区、木头积木区、半成品制作区、乐园布置区)
教师重点指导:乐园的布局及幼儿的合作。
四、展示小鸟的秋千,树枝上搭起鸟巢,小鸟洗澡的喷泉,小鸟喝水的清水池,老鸟搭乘的电梯,音乐旋转的木马……大家一起欣赏、交流,分享为小鸟建造乐园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美术角丰富“小鸟的'乐园”的设计。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鸟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在公园里、花鸟市场上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鸟,鸟的世界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对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兴趣,本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中班幼儿已经有了表现事物的需求,但往往表现技能不够。提供活动材料,有彩色画纸、半成品、玩具等,可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操作,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充满自信。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进行,能使幼儿的群体经验互动、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评价的环境中让幼儿以小组和个人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提供和利用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形成“变废为宝”的意识。
二、效果分析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采用不同的材料构建“小鸟的乐园”,并且能友好合作。如:有人搭起了假山,有人在假山的树上搭建鸟巢,还有小小鸟玩的秋千,老鸟搭乘的电梯,有人做水池给小鸟清水喝,有人还建议做个喷泉,这样小鸟可以在那里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