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4-28 09:34:19
美术教案范文汇总10篇

美术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3、深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几副杰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课的类型:

讲授课

四、主要授课方法:

讲授、问答、讨论、欣赏

五、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课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龙凤人物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六、电教软件

光盘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 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 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 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2) 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提示: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提问学生为什么。

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

(3) 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4、第四段: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5、第五段,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

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

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提示: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

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

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八、作品欣赏

1、《虢国夫人游春图》

2、《捣练图》

3、《簮花仕女图》

4、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九、课总结

1、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会滚的玩具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动的简易玩具在游戏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多种方式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合理选用废旧材料,表现会滚的玩具的细节部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选材料、自筹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设计造型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演示操作的各种绘 ……此处隐藏3570个字……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洁白)的纸 ()的小树 ()的雨丝 ()的风

( )的小鸟()的房子 ()的太阳 ()的小朋友

(不停)地转 ()地画 ()地吹 ()地想

3.判断句子对错,认为句子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用双手在胸前交叉,并说说错在哪里。(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①“程”和“陈”都是后鼻音。

②“旗杆”和“笔杆”的“杆”都念“ɡān”。

③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课文中写了哪几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画出风的。

二、练读对话,感受人物特点。

1.文中的几个小朋友真了不起,他们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真让我佩服。请同学们自己挑选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抽一组反馈,评读。

3.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讨论交流,穿插朗读句子,读出各自的语气。

①宋涛:敢于提问,并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

读第二段。(心里很得意,认为风画不出来,想为难陈丹和赵小艺。)

板书:谁能画风?

读第五段。(惊喜、大声。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非常高兴。)

读第七段。

②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

读第四段。

比较句子:赵小艺说:“我能!”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第二句写得比较具体,看出赵小艺爱动脑筋。她经过思考以后非常自信地回答。)

板书:我能!

读第八段。(小艺积极思维,想出更多的方法。)

③陈丹:善于向别人学习。

读第三段。(“谁也画不出风”为难的语气)

读第六段。(“我也会画风了。”高兴)

板书:我也会

4.分角色读2—8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他们当时的动作、神情。

6.齐读最后一段。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为什么画儿显得更美了呢?(风儿吹动画面,旗子似乎飘动起来,风车似乎转动起来,我们脸上也似乎有风轻轻拂过,真舒服啊!)

三、创编诗歌,拓展练习,描绘美景。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通过风吹过景物的变化,把无影又无踪的风画出来,你们能画出风吗?(板书:我们也能!)请你也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这样的诗句,画一画风。

风来了,风把海浪卷起来了,风藏在卷起的海浪里。

风来了,风把风筝吹得高高的,风藏在高高放飞的风筝里。

风来了,风把黄叶吹落了,风藏在飘飞的落叶里。

……

2.爱动脑筋的我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一首首诗,一幅幅画。叶圣陶老爷爷也把风变成了诗――《我们知道》。师生一起配乐朗读,感受美妙的文字。

我们知道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呢。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画气味,你会怎样画?讨论。

四、补充练习

根据课文第九段,仿写句子。

大扫除后,教室显得 。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

, 显得 。

五、写字指导。

转:右边“专”的第三笔“竖折撇”一笔写成。

眨:注意右边“乏”各笔的位置。右边第一笔平撇稍长,第三笔横撇的横略向上倾斜,最后一笔平捺。

学生书写“乌、显、忽、杆、眨、转、斜”7个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课堂作业本》第五题。

板书设计:

15 画 风

谁能画风?

我能!

我也会!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内容,初步了解彩虹的形成。

2.通过美丽的彩虹的故事,告诉孩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彩虹的形成。

难点:懂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

活动准备:

投影仪、绘本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天边架起一座桥,五颜六色真奇妙,雨后才会跑出来(打一自然现象)

二、绘本阅读

(一)观察封面,图上有什么?

(二)观察P1,图上有什么?一条条的是什么?(光精灵),光精灵是阳光妈妈的宝宝哦。

(三)P2,比一比谁跑的快?光精灵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跑步选手。

(四)P3,光精灵遇到了水滴会发生什么?水滴就会穿上漂亮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五)P4,光精灵遇到肥皂泡泡也会变身哦。

(六)P5

(七)太阳雨的出现,光精灵又穿上彩色的衣服啦。

(八)彩虹的七彩颜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并说一说。

三、绘本回顾

(一)光精灵都遇到了谁?

(二)故事告诉大家彩虹的颜色都有哪些?

四、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光精灵遇到水花也会变成漂亮的色彩。

美术教案 篇10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是否到齐,教材准备是否齐全。(1分钟)

二:引入新课:

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了解有多少?请同学来列举一些他们所了解的古代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名称。(4分钟)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幻灯片欣赏,

1:出示幻灯片《人面网纹彩陶盆》、《舞蹈纹盆》、《旋纹尖底瓶》。

2:提出问题

①: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的作品?

②.: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欣赏瓷器部分并提出问题。复习旧知识(美术与工艺美术)

(三). 欣赏青铜器、欣赏故宫并加以介绍。

(四)中国的园林艺术,介绍园林的发展过程。

四:课堂总结:

(1)结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鼓励学生自觉地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3)让学生把教材中第18页至21页的内容,熟读一遍,加深对本课的理解。(5分钟)

《美术教案范文汇总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