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28 09:34:09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汇编9篇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块石头、一片叶子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而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沉与浮"这一现象不是绝对的,它会因为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盐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也是最为熟悉的东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目标2指出要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为了让孩子产生对科学知识探究的愿望,愿意探索、尝试,在本次活动中设计了让孩子尝试实验,亲历探究活动。这样可以使孩子学会主动探索、独立思考,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盐溶于水中会增加水的浮力,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并能初步了解死海让人漂浮的成因。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观察并动手探索,和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土豆、盐巴、味精、白砂糖、水、透明一次性塑料杯子若干、小勺子若干

2、课件准备:PPT、死海视频资料

3、场地准备:教室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蔬菜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呀(幼儿:土豆)如果老师把它丢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呢?(幼儿:沉下去){老师把切好的土豆块丢进清水杯里,土豆块沉下去了}现在老师把它丢进另外一个杯子里,小朋友们看看土豆块会怎么样{老师把土豆块丢进事先准备好的盐水杯子里面,土豆块浮起来了}土豆块浮起来了,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或者知道是为什么)然后老师过渡到做实验阶段

2、幼儿动手做第一次实验:老师把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幼儿做实验(说清楚规则:不可以食用材料;不要打翻杯子;1号杯子里是盐巴,2号杯子里是味精,3号杯子里是白砂糖),幼儿两两合作发现盐巴可以使土豆块浮起来,然后请小朋友分享

3、老师:我们刚刚发现盐巴可以使我们的土豆块浮起来,那么是不是只要加了盐土豆块就能浮起来呢?(幼儿:不是)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次实验,这次实验老师要小朋友们记住你们加了几勺盐土豆块才浮起来的

4、幼儿动手做第二次实验:老师把大小明显不一的土豆块分别分发给各个小组,做完实验后请每个小组分享用了几勺盐,发现了什么?(同一种物体,越大的需要越多的盐才能使它浮起来)

5、观看死海图片和视频资料:

老师:那小朋友们想一下,人可不可以浮在水面上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出示人漂浮在死海上的图片和视频}

人能够漂浮在死海上呢是因为死海和一般的海不一样,死海里面含有很多很多的盐分,比一般的海里面含的盐要多得多,所以人可以漂浮在死海上面不沉下去,小朋友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五、活动延伸:

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盐巴可以使土豆块浮起来,而且不同大小的土豆块浮起来需要不同的盐巴,那么盐巴可不可以使其他物品浮起来呢?需要几勺盐巴才可以浮起来呢?今天小朋友们回家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一下吧,然后明天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正值秋收季节,田野里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稻谷金灿灿、桔儿黄澄澄。现在的孩子,与自然界的接触甚少,生活的范围狭窄。如何有效地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竹子、木桩及果农丢弃的桔子等废弃材料,变废为宝,设计体育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而这一切,也正符合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爬、跑、平衡、攀登等基本技能。

2、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及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重难点:

攀登竹梯(1.2米左右)

活动准备:

1、稻草席四条木桩若干草绳若干竹编筐子四个竹梯四个

2、桔子(幼儿人数5--6倍,为果园果农摘收以后扔弃的小桔子)场地布置

草地(稻草席)----小河(稻草绳)----田埂(木桩)----摘桔子(竹梯)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锻炼本领-----摘果子游戏------放松身体结束活动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今天,我们要到果园里去帮助农民伯伯干活,我们先来练练本领。跟着音乐做各种模仿动作:摘果子、收割稻子、摘棉花、抱西瓜、擦汗等各种动作。

(二)锻炼本领

1、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教师:我们到果园里去,要经过一片草地,从一条田埂上走过,还要遇到一条小河,怎么办?

幼儿自由合作,选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练习。

2、重点难点练习

教师:我们怎么帮助农民伯伯把树上的桔子采下来呢?

幼儿合作,攀爬竹梯。鼓励胆小幼儿勇敢攀爬。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三)摘果子游戏

教师:刚才老师接到村长的一个电话,他说:有位外商寄来了订货单,需要500箱桔子,今天下午交货,来不及摘怎么办?(帮助摘桔子)

1、提出要求:一次只能摘一个桔子,一个一个依次攀爬竹梯,教师在竹梯旁指导、保护。

幼儿练习两遍。

2、竞赛

幼儿分成人数人数均等的四列,进行比赛,看哪队幼儿能迅速地把桔子摘回来。根据四队幼儿的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不同的小动物贴纸)

(四)游戏结束,放松身体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村长交给的任务,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村长说:谢谢小朋友。

幼儿听音乐,跳集体舞“丰收舞”。结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寻找,感受风的存在。

2、运用图象表征的方法表现风。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寻找,感受风的存在

活动难点:

运用图象表征的方法表现风

活动准备:

纸和笔、墙面环境创设、做风的体育游戏

设计思路:

“亲近大自然,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班孩子应当具备的基本经验,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预设这样的活动引起幼儿对风的关注,使幼儿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在前期准备中通过放风筝、做风筝,使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感受了风能使风筝飞起来,从而引起了幼儿对风的兴趣,其次是通过环境的创设引起幼儿对风的进一步关注,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幼儿对风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本次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和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的。

活动以比较开放的组织形式进行,在活动中给孩子留有生成和发展的空间,首先是通过诗歌引发幼儿对风探究的兴趣,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有关风的生活经验并使幼儿知道风虽然抓不到,但能通过其他事物的变化感受到风的存在;其次,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去观察、寻找和探索风,并通过运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表现风,并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感受风的存在,然后将幼儿的记录在墙面上进行展示,在日常活动中可让幼儿继续交流,最后,教师通过设疑,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从而推动主题的发展,为下一次活动作准备。

活动设计:

一、兴趣导入:

1、欣赏诗歌《风》后问:你见过风吗?你能抓到风吗?诗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发现风的?你是怎么知道有风的?

2、师小结: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用身体、用耳朵去找到风

二、寻找风并记录

1、风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用你的眼睛、身体或耳朵去找一找风在哪里,找到了把它画下来,那么你怎样画风呢?

3、幼儿自主观察、寻找并记录,师观察引导

4、相互交流:你找到的风在哪里?

5、个别交流:并将幼儿的记录在墙面上展示

三、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用眼睛、身体和耳朵找到了风,请小朋友想一想风是不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呢?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最小的`物体。

2、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石头各4块。

2、小猫、小猴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以讲故事为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前几天、动物王国涨水啦!小动物们回家的路被水冲走了、现在要找到很多的石头来铺好路、于是小动物们就来找石头铺路了。

2、看、这个是谁呀?(小猴)、它很积极、第一个来帮忙、

看、它在哪里找到了石头(草地上)

那它找到了几块石头呢(4块)、请你们拿出手指来数一数。

二、石头比一比。

1、现在找到了石头就要来铺石头路了、最大的石头在哪里呢?最小的石头在哪里呢?(两幼儿回答)

三、石头摆一摆。

1、但是铺路有一个要求、石头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铺。那应该怎么来摆一摆?

2、把最大的石头放在红旗最前面、把最小的石头放在红旗最后面。

3、拿还剩几块石头呢?(2块)、那哪个应该放前面?(大石头放前面、小石头放后面)

4、小猫呀、它也很勤快、它在池塘边也找到了石头、它找到几块石头?(4块)、请一个幼儿来帮小猫铺好石头路。

四、石头路铺一铺。(幼儿操作)

1、现在小动物们铺路都累了、你们来帮忙好不好。你们的篓子里也有四块圆形的石头、操作纸一张。

操作时、老师有一个要求、先找到最大的石头和最小的石头、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铺石头路。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2.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小落叶的图片及头饰若干,铃鼓1个,塑料圈8个。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扮演小落叶,在场地中间自由地走动,可随意做些动作,同时嘴里可发出一些似风声的“呼呼”声。走一会儿后,老师开始敲铃鼓,幼儿的脚步要逐渐合上鼓声。老师的铃鼓声不断变化速度,要求幼儿的脚步要随着鼓声的变化而迅速改变。最后,鼓声渐慢,可解释成风渐渐地小了。幼儿回到座位上表示小落叶休息了。

2.出现十六宫格,利用小落叶在格子中的自由摆放,让幼儿练习拍节奏。如图所示,横着拍或竖着拍节奏分别为:

把小落叶的位置变一变,又会出现新的节奏型。选一首乐曲或歌曲,请幼儿听音乐看十六宫格拍节奏。

3.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十六宫格及一些小落叶。由幼儿自己商量、摆放,然后全体一起拍,形成多声部的节奏合奏。

4.游戏:小落叶回家。

玩法:8个塑料圈一字摆开,代表小落叶的家。请8名幼儿戴上小落叶的头饰扮小落叶。游戏开始,“小落 叶”们自由地在场地间玩耍,当听到信号(如鼓声)马上回家,即站在塑料圈中,每个圈最多站两个人,也可以空着。站好后,请其他小朋友有节奏地数落叶。如下图所示。换人后,游戏可重新开始。

5.音乐游戏:数落叶。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一圈,请一人站在圈里扮数落叶人。歌曲开始,全体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落叶人每当唱到×片时,轻拍一位小朋友的肩,被拍的小朋友马上到圈中扮飞舞的小落叶自由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结束时或老师的伴奏中间突然停顿时,数落叶人开始捉小落叶,被捉到的离开场地。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帮助家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并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编排情景表演;录音儿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回忆自己的家人、长辈工作和劳动时的情景。

二、情景表演

1、小朋友帮奶奶擦桌椅板凳;

2、小朋友帮老师分发物品;

3、思考

小朋友是怎样关心奶奶、老师的?

我们应该怎样让家人少辛苦一些呢?(启发幼儿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可以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幼儿讨论自己可以帮助做的家务事。

四、欣赏儿歌《小帮手》

爸爸妈妈真辛苦,妈妈摘菜我扫地,

样样事情都要做。爸爸洗衣我放水。

我当爸妈的小帮手,洗衣洗袜洗手帕,

一样一样帮忙做。自己的事情先做到。

妈妈洗衣我端凳,常帮爸妈把事做,

爸爸看书我开灯爸妈乐得笑哈哈。

延伸活动:

做一张“小帮手记录表”,记录幼儿做家务及坚持情况。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幼儿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往往是怕麻烦和害怕家长的不理解,极少展开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作为幼儿教师,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传授给他们生活的本领及增强动手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有感情的朗诵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童谣的内容创编动作,体验角色扮演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根据童谣的内容创编动作,体验角色扮演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熊、乌鸦、鲤鱼、流水胸饰若干;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尝试——我来过桥

1、引导幼儿有秩序的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入座。

2、刚刚我们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

3、有一只小熊他要过小竹桥,这只小熊可没有小朋友勇敢,我们一起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创编——小熊过桥

1、教师播放动画,幼儿仔细观看。

2、谁来过小竹桥?

3、小熊为什么不敢过小竹桥?

4、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

5、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6、谁来鼓励小熊走过桥的?

7、小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

8、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

9、幼儿学念童谣。

三、游戏——小熊过桥

1、幼儿自由选择胸饰进行角色扮演。

2、播放童谣,幼儿根据童谣内容的发展进行角色表演。

3、根据童谣故事的发展顺序幼儿有节奏的进行角色表演。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同伴之间对玩具的喜好。

2、回用累加的方式计算出同伴对玩具的喜好程度。

活动重点:

统计最喜爱的玩具。

活动难点:

排列统计结果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种,幼儿用书《玩具统计表》、彩笔。

玩具统计表

玩具1

玩具2

玩具3

玩具4

玩具4

全班人数

活动过程:

1、说说最爱的玩具:“你知道你的朋友喜欢什么玩具吗?你知道我们班上欢迎的是什么玩具吗?”

(猜猜朋友最喜欢的玩具,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看看你的朋友猜对了吗?)

2、分组讨论最爱的玩具:

(1)教师介绍统计表的用法。

(2)让幼儿尝试统计喜欢各种玩具的人数,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统计。

(3)尝试分组记录、交流:(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方法)

方法一:可以在桌上放几件玩具,每个人站在喜欢的玩具面前,然后统计。

方法二:可以用举手、点数的方法统计。

方法三:可以每个人手里拿一件喜欢的玩具,然后点数统计。

(4)引导幼儿运用同伴的统计经验再次尝试统计。

3、集体统计最爱的玩具:

教师在黑板上将幼儿的统计数累加,得出全班的总数。

观察表格:了解表格的基本形式和记录方法;将分组讨论的结果填入大表格中;统计出每种玩具喜欢的人数,排出“我最喜爱的玩具排行榜”。

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体验用井字结玩“变、变、变”游戏的快乐。

2.大胆想象、尝试用折、穿、撕等技能将井字结变成各种形状的花。

重难点:大胆想象、尝试用折、穿、撕等技能将井字结变成各种形状的花。

教学准备:用井字结变成的各种形状的花、彩色纸条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上次编织活动时编织的井字结,还记得怎么编吗?

2.回忆、交流编法。

3.教师边讲解边用两种颜色编织井字结。

4.引导幼儿想象:你可以把井字结变成什么?

二、尝试

1.引导幼儿用两种颜色编织井字结并尝试变一变。

2.教师肯定幼儿的变法。

三、教师讲解示范几种花的变法

1.用两种颜色的四张纸条编织井字结。

2.将叉开的纸条按规律穿插。一朵漂亮的花就编好了。

3.如果要变成不一样的花只要将叉开的纸条穿插的不一样就行了。

4.还可以剩下几张叉开的纸条撕碎,不一样的花又诞生了。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用折、穿、撕等技能将井字结变成不一样的花。

2.对能力弱的幼儿适当给予帮助。

五、展示交流

1.展台:“我们的小花园”

孩子将自己的作品编上学号放在展台上。

2.说说哪几朵花最漂亮,为什么?

六、延伸

井字结还可以变出什么来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变一变。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汇编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